香港四大核心商业区——中环、尖沙咀、旺角和铜锣湾——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商铺空置率降至11.9%,较第一季度回落0.2个百分点,标志着自2024年首季以来的首次下降。空置铺位总数为881间,较第一季减少16间,空置率的回落被业界普遍视为旅游业复苏的直接效应。
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前三季访港旅客累计达到3647万人次,其中内地游客增长11%,客流的显著回升为核心区商业活动注入了新活力。随着游客数量的回升,零售业尤其是纪念品和特色商品的销售出现明显增长,新增店铺45间,进一步压缩了空置空间。
美联工商铺的数据显示,核心区的租赁和买卖交易在本季呈现活跃趋势。虽然整体成交量仍处于低位波动,但租金和售价的回落已吸引部分投资者重新进入市场,推动了空置率的下降。
美联旺铺董事江静明指出,当前商铺市场正处于“巩固期”,价格调整与租金回落相互作用,使得投资者对核心区的兴趣重新升温。他预计,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强劲和股市的活跃,核心区的空置率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回落。
从宏观角度看,香港经济的复苏正逐步显现。旅游业的恢复不仅带动了零售业的需求,还提升了餐饮、娱乐等配套服务的客流,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拉动效应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旅游业的强劲表现是推动商业地产市场回暖的关键因素。
与此同时,短租模式在核心区的普及也对空置率产生了积极影响。业主倾向于通过短租方式快速填补空置铺位,以维持物业价值,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空置带来的压力。
尽管空置率已出现回落,但业内仍保持谨慎乐观。市场观察人士提醒,若全球经济环境出现波动或疫情防控政策再度收紧,旅游客流可能受到影响,从而对商铺需求产生连锁反应。
综合来看,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,香港核心商业区的商铺空置率已出现首次回落,旅游业的持续复苏是主要驱动因素。随着游客数量的稳步增长和租赁市场的活跃,预计空置率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呈下降趋势。
展望未来,若香港能够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,并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,核心区的商业地产市场有望进入一个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阶段。